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斜。
柳树乌争宿,争枝未得飞。
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拼音
bái mǎ zhú zhū chē,huáng hūn rù xiá xié。
liǔ shù wū zhēng sù,zhēng zhī wèi dé fēi。
dōng fáng shào fù xù cóng jūn,měi tīng wū tí zhī yè fēn。
注释
- 乌栖曲:乐府旧题(源自南朝梁简文帝)
- 朱车:贵族车驾(《周礼》”朱车赤旗”)
- 狭斜:狭路曲巷(《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
- 夜分:半夜(《后汉书》”昼研精义,夜分不寐”)
译文
白马追逐着朱车,黄昏驶入曲巷深。
柳树上乌鸦争宿,争抢枝头不得飞。
东厢少妇丈夫从军,每闻乌啼便知夜半时分。
背景
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反映:
- 社会现实:盛唐府兵制下的征戍现象
- 城市风貌:长安坊曲的黄昏景致
- 乐府传统:对南朝旧题的改造
- 情感原型:思妇诗的典型情境
赏析
- 艺术特色:
- 动静对照(白马逐车/乌鸦争枝)
- 视听转换(视觉场景/听觉感知)
- 时空压缩(黄昏→夜分)
- 结句含蓄
- 情感结构:
贵族游乐→乌鸦争栖→思妇听乌
三重社会图景 - 核心意象:
- “朱车白马”的贵族符号
- “争枝乌鸦”的生存隐喻
- “乌啼夜分”的情感媒介
评价
-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乌啼知夜分’,六朝遗响而更简远”
- 明·陆时雍《唐诗镜》:”后二句即’打起黄莺儿’意,而更含蓄”
-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二十字中具三幅画境”
- 近人闻一多:”盛唐乐府以小见大的典范”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