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楼

王昌龄

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
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猿狖何曾离暮岭,鸬鹚空自泛寒洲。
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

拼音

Jiāng shàng wēi wēi wàn suì lóu,bù zhī jīng lì jǐ qiān qiū。
Nián nián xǐ jiàn shān cháng zài,rì rì bēi kàn shuǐ dú liú。
Yuán yòu hé zēng lí mù lǐng,lú cí kōng zì fàn hán zhōu。
Shuí kān dēng wàng yún yān lǐ,xiàng wǎn máng máng fā lǚ chóu。

注释

  1. 万岁楼:今江苏镇江古建筑(传始建于东晋)
  2. 千秋:千年(虚指时间久远)
  3. 猿狖:猿猴(三峡地区常见)
  4. 鸬鹚:捕鱼水鸟
  5. 向晚:傍晚时分

译文

江畔巍峨的万岁楼,
不知历经多少春秋。
年年欣喜看青山依旧,
日日悲叹见江水独流。
猿猴未曾离开暮色山岭,
鸬鹚徒然徘徊寒沙洲。
谁能忍受登楼望云烟,
黄昏时分触发羁旅愁。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三载(744年),王昌龄任江宁丞时。通过长江畔古楼的沧桑景象,抒发时空永恒与人生短暂的深刻哲思。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对照:”千秋”与”日日”的张力
  • 动物意象:猿狖(山)与鸬鹚(水)的生态映衬
  • 情感跌宕:喜(山)→悲(水)→愁(云烟)的递进
  • 对仗工整:中二联严整对偶
  1. 思想内涵:
  • 宇宙观: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对照
  • 羁旅观:漂泊者的时空焦虑
  • 生态观:动物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 审美观:苍茫暮色的悲剧美感

评价

  1. 宋代刘辰翁《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
    “‘发旅愁’三字,写尽千古登临意。”
  2. 明代胡应麟《诗薮》:
    “四十字,一部《时空辩证法》。”
  3. 清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
    “结句如暮鼓晨钟,发人深省。”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