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高

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拼音

Qīng shān yuǎn jìn dài huáng zhōu,jì jǐng chóng yáng shàng běi lóu。
Yǔ xiē tíng gāo xiān jú rùn,shuāng fēi tiān yuàn yù lí qiū。
Zhū yú chā bìn huā yí shòu,fěi cuì héng chāi wǔ zuò chóu。
Màn shuō táo qián lí xià zuì,hé céng dé jiàn cǐ fēng liú。

注释

  1. 皇州:帝都长安
  2. 霁景:雨后天晴的景色
  3. 亭皋:水边平地
  4. 天苑:皇家园林
  5. 茱萸:重阳节佩饰(驱邪求寿)
  6. 翡翠横钗:贵族女子首饰
  7. 陶潜:陶渊明(重阳采菊典故)

译文

远近青山环抱帝都,
重阳晴日登临北楼。
雨停水畔仙菊滋润,
霜降御园梨树知秋。
鬓插茱萸祈愿长寿,
玉钗舞动暗含闲愁。
莫说陶潜篱下独醉,
何曾见过此等风流。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三载(744年),王昌龄在长安任职期间。通过重阳宫廷宴游场景,展现盛唐气象,暗含对奢靡风气的隐忧。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铺陈:青山→北楼→亭皋→天苑的皇家视野
  • 意象并置:仙菊/御梨/茱萸/翡翠的富贵符号
  • 今昔对比:陶潜隐逸与当朝风流的反差
  • 双关修辞:”舞作愁”的复杂情态
  1. 思想内涵:
  • 盛世观:对开元盛世的礼赞
  • 隐逸观:仕隐选择的矛盾心理
  • 民俗观:重阳节庆的文化内涵
  • 讽喻观:对贵族奢华的含蓄批评

评价

  1. 宋代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
    “‘此风流’三字,写尽开元全盛时。”
  2.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
    “五十六字,一部《重阳承应录》。”
  3. 清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
    “结句如羯鼓催花,余韵绕梁。”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