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

王昌龄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竹。
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拼音

rì mù xī běi táng,liáng fēng xǐ xiū zhú。
zhù shū zài nán chuāng,mén guǎn cháng sù sù。
tái cǎo yán gǔ yì,shì tīng zhuǎn yōu dú。
huò wèn yú suǒ yíng,yì shǔ jiù hán gǔ。

注释

  1. 秋兴:秋日感怀(源自潘岳《秋兴赋》)
  2. 修竹:细长竹子(《世说新语》”修竹凝妆”)
  3. 刈黍:收割黍子(《诗经》”彼黍离离”)
  4. 寒谷:深山幽谷(《文选》”寒谷丰黍”)

译文

日暮时分西北堂,凉风轻拂修长竹。
南窗之下勤著书,门庭常显肃穆气。
苔草蔓延怀古意,耳目渐转幽独趣。
若问平日何所务,收割黍米向寒谷。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反映:

  1. 文人生活:唐代士人耕读传统
  2. 建筑格局:书斋”西北堂”方位
  3. 农事活动:北方黍作收割时节
  4. 思想倾向:陶渊明式隐逸情怀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定格(日暮/西北堂)
  • 动静相宜(凉风/肃肃)
  • 视听转换(苔草/幽独)
  • 结句质朴
  1. 生活境界:
    环境描写→著书状态→幽居感悟→农事自白
    四重生活画卷
  2. 核心意象:
  • “修竹”的高洁象征
  • “南窗”的文化空间
  • “寒谷”的隐逸符号

评价

  1.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刈黍寒谷’四字,见唐人耕读本相”
  2. 明·唐汝询《唐诗解》:”后二句即渊明’种豆南山’意”
  3.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四十字中具《豳风》遗响”
  4. 近人闻一多:”盛唐士人生活诗的真实切片”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