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游

王昌龄

林卧情自闲,独游景常晏。
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
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
永怀青岑客,回首白云间。
超然无遗事,岂系名与宦。

拼音

Lín wò qíng zì xián,dú yóu jǐng cháng yàn。
Shí cóng bà líng xià,chuí diào wǎng nán jiàn。
Shǒu xié shuāng lǐ yú,mù sòng qiān lǐ yàn。
Wù bǐ fēi yǒu shì,zhī cǐ lí yōu huàn。
Fàng zhī qīng lěng quán,yīn dé xǐng shū màn。
Yǒng huái qīng cén kè,huí shǒu bái yún jiān。
Chāo rán wú yí shì,qǐ xì míng yǔ huàn。

注释

  1. 林卧:隐居山林
  2. 灞陵:长安东郊地名(隐士居所)
  3. 双鲤鱼:书信代称(古乐府意象)
  4. 罹忧患:遭受困苦
  5. 青岑客:山中隐士
  6. 名与宦:功名利禄

译文

闲卧林中心自安,
独游常至日西斜。
时从灞陵缓步下,
悠然垂钓南涧边。
手持双鱼书信看,
目送鸿雁千里远。
悟得飞鸟适其所,
方知自身陷忧烦。
放鱼清泉得自在,
由此警醒疏慢心。
长怀山中高隐客,
回首但见白云深。
超然物外无牵挂,
岂为名利绊此身。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王昌龄在长安任校书郎时。通过隐居独游的描写,反映其仕隐矛盾的心理状态。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对照:鲤鱼(束缚)vs飞雁(自由)
  • 动作隐喻:”放鱼”的自我解脱
  • 空间转换:林卧→垂钓→观雁→思隐
  • 哲理渗透:末四句的顿悟升华
  1. 思想内涵:
  • 隐逸观: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仕宦观:对功名束缚的反思
  • 自然观:山水治愈功能
  • 人生观:超脱境界的追求

评价

  1. 宋代刘辰翁《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
    “‘岂系’二字,写尽士人风骨。”
  2.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
    “十二句,一部《仕隐抉择录》。”
  3.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
    “结句如孤云出岫,去留无迹。”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