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拼音
gū tóng mì xū míng,pǔ sù chuán yōu zhēn。
fǎng fú xián zhǐ wài,suì jiàn chū gǔ rén。
yì yuǎn fēng xuě kǔ,shí lái jiāng shān chūn。
gāo yàn wèi zhōng qū,shuí néng biàn jīng lún?
注释
- 孤桐:特制琴材(《尚书·禹贡》”峄阳孤桐”)
- 虚鸣:琴音玄妙(《庄子》”天籁”说)
- 经纶:治国大道(《周易》”君子以经纶”)
- 初古人:上古圣贤(《礼记》”昔者先王”)
译文
孤桐琴发玄妙音,质朴传递幽真境。
超越琴弦指法外,恍见上古圣贤影。
意境远含风雪苦,时节迎来江山春。
高堂宴席曲未终,谁能参透治国经?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反映:
- 音乐文化:盛唐古琴艺术境界
- 思想倾向:儒道融合的审美观
- 政治隐喻:士人的经世情怀
- 文人雅集:宴饮听琴的社交传统
赏析
- 艺术突破:
- 音意转换(琴声→风雪/江山)
- 时空穿越(当下→上古)
- 政艺互喻(经纶/琴曲)
- 结句诘问
- 审美层次:
材质特质→演奏境界→时空联想→政治寄托
四重升华结构 - 核心意象:
- “虚鸣”的玄学符号
- “初古人”的历史镜像
- “经纶”的政教象征
评价
- 宋·朱长文《琴史》:”‘辨经纶’问,得琴道政教之旨”
-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后四句即太白’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意”
- 清·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四十字中具《乐记》精髓”
- 近人宗白华:”盛唐艺术哲学的微型呈现”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