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
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
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
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
万回主此方,平等性无违。
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
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拼音
zhēn wú yù huà lái,jiè yǒu chéng huà guī。
rú bǐ shuāng tǎ nèi,shú néng zhī shì fēi。
yú yě hài cāng shēng,shèng zāi wéi dì shī。
dāng wéi shí shì chū,bù yóu tiān dì zī。
wàn huí zhǔ cǐ fāng,píng děng xìng wú wéi。
jīn wǒ yī lǐ xīn,yì jié tóng bù yí。
sù sù sōng bǎi xià,zhū tiān lái yǒu shí。
注释
- 万回平等:万回和尚与平等法师(《宋高僧传》载万回”神异莫测”)
- 御化:以神通教化(《维摩诘经》”以神通力示诸大众”)
- 帝师:帝王之师(《佛祖统纪》载万回受武则天礼遇)
- 亿劫:极长时间(《法华经》”亿劫难遭遇”)
- 诸天:佛教护法天神(《金光明经》”诸天护持”)
译文
真性本无神通来,暂借形迹乘化归。
如同双塔圣骨中,谁人能辨真伪非?
愚行惊动世间人,圣德堪为帝王师。
应时出世济苍生,不凭天地赋资质。
万回驻锡此道场,平等佛性无差别。
今我虔诚一礼心,亿万劫中志不移。
肃穆松柏荫影下,诸天护法时降临。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三载(744年),反映:
- 宗教背景:密教在长安的传播
- 政治关联:佛教与皇权的关系
- 建筑文化:唐代高僧塔葬制度
- 思想倾向:王昌龄晚年佛教信仰
赏析
- 艺术特色:
- 佛理诗化(真无/借有)
- 圣俗对照(愚行/圣德)
- 时空压缩(时世/亿劫)
- 结句神圣
- 思想结构:
佛法本质→圣僧功德→自我发愿→诸天见证
四重礼赞层次 - 核心意象:
- “双塔”的圣物象征
- “帝师”的政教符号
- “松柏”的永恒隐喻
评价
- 宋·赞宁《宋高僧传》:”‘亿劫不移’句,见唐人礼佛至诚”
-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后四句即王维’誓归佛前偈’意”
- 清·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四十字中具《华严》境界”
- 近人汤用彤:”盛唐佛教诗歌的典型样本”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