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
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拼音
Lóng xī zhī zài lóng biāo shàng,qiū yuè gū shān liǎng xiāng xiàng。
Qiǎn zhé lí xīn shì zhàng fū,hóng ēn gòng dài chūn jiāng zhǎng。
注释
- 崔参军:姓崔的州府参军(军事属官)
- 龙溪:今湖南黔阳㵲水支流
- 龙标:唐代县名(今湖南洪江)
- 谴谪:因罪贬官
- 春江涨:喻政治气候转暖
译文
龙溪就在龙标境内,
秋月孤山隔溪相望。
遭贬仍怀丈夫气概,
共待皇恩如春江涨。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王昌龄贬龙标尉后期。通过送同僚赴任,反映中唐贬官群体的相互慰藉与政治期待。
赏析
- 艺术特色:
- 地理呼应:龙溪→龙标→孤山的空间嵌套
- 喻体创新:”春江涨”的政治隐喻
- 刚柔并济:孤月(柔)↔丈夫(刚)的意象碰撞
- 双声叠韵:”相向””共待”的音韵回环
- 思想内涵:
- 贬谪观:士大夫的政治操守
- 自然观:山水对苦难的消解
- 时间观:对政治春天的期待
- 伦理观:同僚间的精神支撑
评价
- 宋代刘辰翁《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
“‘春江涨’三字,道尽逐臣心事。” -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
“二十八字,一部《中唐贬官志》。” -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
“结句如冰河解冻,生机暗涌。”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