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图南

王昌龄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漫道闺中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

拼音

Huáng hé dù tóu guī wèn jīn,lí jiā jǐ rì zhū yú xīn。
Màn dào guī zhōng shū xìn shǎo,yàn fēi yóu dé dào héng yáng。

注释

  1. 裴图南:友人名(生平不详)
  2. 问津:询问渡口(典出《论语》)
  3. 茱萸新:茱萸新叶(暗示重阳时节)
  4. 衡阳:今湖南衡阳(唐代南岳所在地,传说雁飞至此而返)

译文

黄河渡口归客问路,
离家才几日茱萸已新。
莫说闺中书信稀少,
鸿雁犹能飞到衡阳。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秋,王昌龄游历河洛时。通过黄河渡口的送别场景,反映唐代南北通信状况与士人家庭观念。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压缩:离家几日→茱萸新→雁到衡阳的时间跳跃
  • 用典翻新:问津典故的日常化运用
  • 对比手法:书信少↔雁能到的矛盾统一
  • 意象组合:黄河/茱萸/鸿雁的地理符号
  1. 思想内涵:
  • 通信观:唐代邮驿制度的文学反映
  • 家庭观:士人对闺阁情感的重视
  • 季节观:茱萸暗示的重阳思亲
  • 空间观:黄河→衡阳的南北跨度

评价

  1. 宋代吴沆《环溪诗话》:
    “‘到衡阳’三字,写尽唐人通信之艰。”
  2. 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
    “二十八字,一部《盛唐家国通讯录》。”
  3. 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
    “结句如雁字排云,意蕴高远。”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