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u jiǎn zǐ zhōu mù fǔ, jiān jiǎn wéi shí láng guān
投简梓州幕府,兼简韦十郎官
mù xià láng guān ān wěn wú, cóng lái bù fèng yī xíng shū.
幕下郎官安稳无,从来不奉一行书。
gù zhī pín bìng rén xū qì, néng shǐ wéi láng jī yě shū.
固知贫病人须弃,能使韦郎迹也疏。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详情介绍
赏析
诗词中隐含着一种对友情的思念和渴望。杜甫在诗中以“井底之蛙”和“蚁穴之穿”来形容韦郎,意味着他只能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而不愿意与杜甫保持联系。杜甫希望通过这首诗词,能够唤起韦郎的注意和思念,并且表达出自己对韦郎的关怀与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杜甫对韦郎的思念和关注,情感真挚而深切。写友情之情,境遇之感,以及对韦郎的期待和祝愿。这首诗词在杜甫的作品中算是一首较短的诗词,但表达出的情感和情绪却是深入人心的。通过描述韦郎的现状,诗词凸显了友情的珍贵和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杜甫对友谊的执着和不舍。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