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宴

王勃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拼音

pī jīn chéng shí dèng,liè jí fǔ chūn quán。
lán qì xūn shān zhuó,sōng shēng yùn yě xián。
yǐng piāo chuí yè wài,xiāng dù luò huā qiān。
xìng qià lín táng wǎn,zhòng yán qǐ xī yān。

注释

  1. 圣泉:疑指长安郊外某处名泉(唐代文人常雅集于名泉胜景)
  2. 石磴:石阶(谢灵运诗”连峰竞千仞,背流各百里”可参)
  3. 山酌:山野之酒(《文选》”山酌素醴”)
  4. 野弦:自然声响如弦乐(《庄子》”天籁”说)

译文

披衣踏上石阶路,列席俯瞰春泉流。
兰香熏染山间酒,松涛协奏野趣弦。
树影飘摇垂叶外,花香暗度落花前。
兴致融和园林晚,重岩升起暮时烟。

背景

此诗作于龙朔年间(661-663年),反映:

  1. 文人雅集:初唐贵族宴游风气
  2. 山水审美:六朝至唐的转变期特征
  3. 季节特征:暮春时节的景物描写
  4. 个人心境:王勃早期仕途顺遂时的闲适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视听通感(兰气-松声)
  • 动静相宜(垂叶-落花)
  • 时空交融(林塘晚-夕烟起)
  • 结句空灵
  1. 意境结构:
    登临之乐→宴饮之雅→自然之趣→暮色之韵
    四重境界递进
  2. 核心意象:
  • “春泉”的生命象征
  • “野弦”的天籁意境
  • “夕烟”的时空苍茫

评价

  1.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二十字具辋川神韵”
  2.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松声韵野弦’五字,得陶谢山水真趣”
  3. 近人闻一多:”初唐山水诗清丽派的代表”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