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还郊

王勃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拼音

xián qíng jiān mò yǔ,xié zhàng fù yán quán。
cǎo lǜ yíng xīn dài,yú qīng zhuì gǔ qián。
yú chuáng qīn àn shuǐ,niǎo lù rù shān yān。
huán tí píng zǐ fù,huā shù mǎn chūn tián。

注释

  1. 嘿语:沉默不语。”嘿”通”默”
  2. 岩泉:山间的泉水
  3. 新带:新生的草叶如丝带般缠绕
  4. 古钱:榆树果实形似古代铜钱
  5. 鱼床:鱼儿栖息的河床
  6. 平子赋:指东汉张衡(字平子)的《归田赋》

译文

怀着闲适心情默默无言,拄着手杖去寻访山间清泉。
新绿的春草如丝带缠绕,青翠的榆钱缀满枝头。
涨水的河床漫过岸边,飞鸟的小路隐入山间云雾。
归来题写张衡的《归田赋》,但见春花满树开遍田野。

背景

此诗作于唐高宗咸亨年间(670-674年),是王勃后期隐居蜀地时的作品。当时王勃因仕途失意,选择在蜀地山水间隐居。诗中描写的春日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刻画,也暗含诗人向往隐逸生活、追慕古贤的情怀。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动静相生:静默的诗人与动态的自然景物形成对比
  • 远近结合:近处的草榆与远方的山烟构成层次
  • 今古呼应:以张衡《归田赋》寄托情怀
  • 色彩鲜明:”草绿””榆青”的春日色调
  1. 情感脉络:
  • 首联写诗人闲适出游
  • 中二联描绘春日美景
  • 尾联抒发隐逸之志
  1. 诗学价值:
  • 突破宫廷应制诗的局限
  • 开创山水田园诗新风格
  • 体现初唐向盛唐过渡的诗风

评价

  1. 明代胡应麟《诗薮》:”‘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自然之妙,非人力可及。”
  2. 清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王勃此作,已开王孟山水田园先声。”
  3. 近代闻一多《唐诗杂论》:”将六朝山水诗的精工与初唐的新鲜感完美结合。”
  4. 钱钟书《谈艺录》:”‘还题平子赋’之典,下启王维辋川诸作。”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