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
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
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
拼音
duì jiǔ chūn yuán zuò
tóu zān xià shān gé,xié jiǔ duì hé liáng。
xiá shuǐ qiān cháng jìng,gāo huā sòng duàn xiāng。
fán yīng gē sì qǔ,shū dié wǔ chéng háng。
zì rán cuī yī zuì,fēi dàn yuè nián guāng。
注释
- 投簪:解下官帽发簪,指辞官归隐
- 河梁:桥梁,典出李陵《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
- 长镜:比喻狭长如镜的水面
- 断香:断续飘来的花香
- 阅年光:虚度光阴
译文
解下官簪步下山阁,携酒来到河畔桥头。
狭长水面如明镜铺展,高枝花朵送断续芬芳。
黄莺啼鸣似歌曲婉转,稀疏蝶影成行飞舞。
此情此景催人一醉,岂止是为虚度春光。
背景
此诗作于唐高宗咸亨年间(670-674年),是王勃辞官后在蜀地春园饮酒所作。当时王勃因仕途失意,选择归隐田园。诗中描写的春园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刻画,也暗含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 艺术特色:
- 动静结合:静态的山阁与动态的莺蝶相映成趣
- 视听通感:将视觉的”长镜”与听觉的”莺歌”巧妙融合
- 意象清新:”高花断香”的嗅觉描写尤为精妙
- 情感含蓄:通过景物暗含人生感悟
- 情感脉络:
- 首联点明隐逸主题
- 中二联描绘春日生机
- 尾联抒发醉饮情怀
- 诗学价值:
- 突破宫廷诗的浮华风格
- 开创即景抒情的新范式
- 体现初唐向盛唐过渡的诗风
评价
- 明代胡应麟《诗薮》:”‘高花送断香’五字,写春景入神,六朝人所不能道。”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王勃此作,已具王孟山水田园之致。”
- 近代闻一多《唐诗杂论》:”将六朝诗的精致与初唐的新鲜感完美结合。”
- 钱钟书《谈艺录》:”‘自然催一醉’之语,下启李白’对影成三人’之境。”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