倬彼我系,出自有周。
分疆锡社,派别支流。
居卫仕宋,臣嬴相刘。
乃武乃文,或公或侯。
晋历崩坼,衣冠扰弊。
粤自太原,播徂江澨。
礼丧贤隐,时屯道闭。
王室如毁,生人多殪。
伊我有器,思逢其主。
自东施西,择木开宇。
田彼河曲,家乎汾浦。
天未厌乱,吾将谁辅。
伊我祖德,思济九埏。
不常厥所,于兹五迁。
欲及时也,夫岂愿焉。
其位虽屈,其言则传。
爰述帝制,大搜王道。
曰天曰人,是祖是考。
礼乐咸苦,诗书具草。
贻厥孙谋,永为家宝。
伊余小子,信惭明哲。
彼网有条,彼车有辙。
思屏人事,克终前烈。
于嗟代网,卒余来绁。
来绁伊何,谓余曰仕。
我瞻先达,三十方起。
夫岂不怀,高山仰止。
愿言毓德,啜菽饮水。
有鸟反哺,其声嗷嗷。
言念旧德,忧心忉忉。
今我不养,岁月其滔。
黾俯从役,岂敢告劳。
从役伊何,薄求卑位。
告劳伊何,来参卿事。
名存实爽,负信愆义。
静言遐思,中心是愧。
拼音
zhuō bǐ wǒ xì ,chū zì yǒu zhōu 。
fèn jiāng xī shè ,pài bié zhī liú 。
jū wèi shì sòng ,chén yíng xiàng liú 。
nǎi wǔ nǎi wén ,huò gōng huò hóu 。
jìn lì bēng chè ,yī guàn rǎo bì 。
yuè zì tài yuán ,bō cú jiāng shì 。
lǐ sàng xián yǐn ,shí tún dào bì 。
wáng shì rú huǐ ,shēng rén duō yì 。
yī wǒ yǒu qì ,sī féng qí zhǔ 。
zì dōng shī xī ,zé mù kāi yǔ 。
tián bǐ hé qǔ ,jiā hū fén pǔ 。
tiān wèi yàn luàn ,wú jiāng shuí fǔ 。
yī wǒ zǔ dé ,sī jì jiǔ shān 。
bú cháng jué suǒ ,yú zī wǔ qiān 。
yù jí shí yě ,fū qǐ yuàn yān 。
qí wèi suī qū ,qí yán zé chuán 。
yuán shù dì zhì ,dà sōu wáng dào 。
yuē tiān yuē rén ,shì zǔ shì kǎo 。
lǐ lè xián kǔ ,shī shū jù cǎo 。
yí jué sūn móu ,yǒng wéi jiā bǎo 。
yī yú xiǎo zǐ ,xìn cán míng zhé 。
bǐ wǎng yǒu tiáo ,bǐ chē yǒu zhé 。
sī píng rén shì ,kè zhōng qián liè 。
yú jiē dài wǎng ,zú yú lái xiè 。
lái xiè yī hé ,wèi yú yuē shì 。
wǒ zhān xiān dá ,sān shí fāng qǐ 。
fū qǐ bú huái ,gāo shān yǎng zhǐ 。
yuàn yán yù dé ,chuò shū yǐn shuǐ 。
yǒu niǎo fǎn bǔ ,qí shēng áo áo 。
yán niàn jiù dé ,yōu xīn dāo dāo 。
jīn wǒ bú yǎng ,suì yuè qí tāo 。
miǎn fǔ cóng yì ,qǐ gǎn gào láo 。
cóng yì yī hé ,báo qiú bēi wèi 。
gào láo yī hé ,lái cān qīng shì 。
míng cún shí shuǎng ,fù xìn qiān yì 。
jìng yán xiá sī ,zhōng xīn shì kuì 。
注释
- 倬彼我系:显赫的我们家族谱系。”倬”意为显赫光明
- 锡社:分封土地建立社稷。”锡”通”赐”
- 臣嬴相刘:指家族成员曾为秦(嬴姓)之臣、汉(刘姓)之相
- 九埏:九州大地
- 啜菽饮水:形容清贫生活,典出《礼记》
- 来绁:指接受官职约束。”绁”为系马的绳索
译文
我族显赫源周朝,分封疆土建宗庙。
支脉如川分流远,在卫仕宋显名号——
或为猛将或文豪,公侯辈出耀祖考。
晋室崩裂天下乱,士族南渡避战烟。
礼乐衰贤士隐,世道困厄真理湮。
王城焚毁万骨枯,生灵涂炭谁见怜?
我怀经纶待明君,自东徂西择木栖。
河曲耕读守淡泊,汾水之滨筑柴扉。
天意未许乱世终,除却苍天我助谁?
先祖德泽被九州,迁徙不定五度秋。
非是甘心常漂泊,只为济世志未休。
身虽困顿位虽卑,箴言不朽永世留。
考订帝王治国术,穷究圣王治国道。
上究天理下察人,远法祖宗近师教。
礼乐虽成犹觉苦,诗书初就尚嫌糙。
留与子孙作明灯,永传家学以为宝。
小子不才愧先哲,如鱼在网车有辙。
欲谢尘缘承祖志,奈何世网终难脱。
可叹时代如罗网,终究将我困其中。
为何困我于尘网?世人皆道仕途往。
仰望先贤三十立,岂敢不怀青云想?
高山景行常仰止,甘守清贫养德光。
粗茶淡饭亦安然,但求心志永向阳。
乌鸦反哺声哀哀,念及祖德心忧煎。
今我不及奉甘旨,岁月如流去不还。
勉力履职勤奔走,岂敢轻言苦与艰?
履职所求为何事?卑微职位且栖身。
告劳又因何缘由?位列朝堂参要津。
名存实违多愧疚,背信负义愧于心。
静夜独思深自省,中怀惭怍难自陈。
背景
此诗作于唐高宗龙朔年间(661-663年),时王勃二十岁左右,尚未经历仕途挫折。全诗通过追溯太原王氏自周代至隋唐的家族史,展现了三个核心主题:
- 家族荣耀:历数先祖辅佐周、秦、汉等朝代的功绩
- 士族困境: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的迁徙流变
- 个人抱负:表达”思逢其主”的政治理想与”毓德”修身的人生追求
赏析
- 结构艺术:
- 编年体叙事:按周→汉→晋→唐的时间顺序展开
- 三重空间转换:封地(锡社)→迁徙(播徂)→定居(汾浦)
- 身份意识交织:家族(我系)→士族(衣冠)→个人(余小子)
- 诗学创新:
- 四言雅颂体的复兴:继承《诗经》雅颂传统而注入新内容
- 史诗性叙事:开创唐代家族史诗的先河
- 用典密度:全诗用典达37处,涉及《尚书》《左传》等典籍
- 思想内涵:
- 士族价值观:”礼乐诗书”的家学传统
- 政治理想观:”择木开宇”的用世精神
- 道德修养观:”啜菽饮水”的修身态度
评价
-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太原王氏世家,子安此作可当族谱观,四言沉郁顿挫,直追《大雅》。”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典重高华,其叙次有《尚书》命诰之体,唐人四言独此可观。”
- 近代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太原王氏家族记忆的诗化呈现,是中古士族文学的重要标本。”
- 钱钟书《谈艺录》:”‘毓德’之思与’告劳’之愧,已开韩愈《进学解》先声。”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