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
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
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
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拼音
jī yóu jiàn bié
kè xīn xuán lǒng lù,yóu zǐ juàn jiāng gān。
jǐn fēng cháo qì jìng,xiǎo mì yè chuāng hán。
qín shēng xiāo bié hèn,fēng jǐng zhù lí huān。
níng jué shān chuān yuǎn,yōu yōu lǚ sī nán。
注释
- 悬陇路:牵挂陇山之路,指思乡之情
- 江干:江岸
- 槿:木槿花,朝开暮落
- 筱:细竹
- 销别恨:消除离别之愁
- 宁觉:岂觉得
译文
游子之心牵挂着陇山之路,羁旅之人已厌倦江岸漂泊。
木槿繁茂使晨阶更显寂静,细竹密集让夜窗愈觉清寒。
琴声可暂消离别之恨,美景能留住片刻欢愉。
岂会觉得山川遥远阻隔?绵绵旅愁才最是难熬。
背景
此诗作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秋,是王勃游历蜀地时与友人饯别之作。当时诗人已离乡多年,诗中”陇路”即指故乡山西方向。通过描写江岸羁旅的孤寂与饯别场景,诗人抒发了深重的思乡之情和漂泊之慨,反映了初唐文人普遍的羁旅情怀。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对照:晨阶之静与夜窗之寒的时间转换
- 感官通感:琴声(听觉)与风景(视觉)的交互感应
- 意象经营:木槿(短暂)与细竹(坚韧)的象征意义
- 情感跌宕:从”销别恨”到”旅思难”的心理变化
- 情感脉络:
- 首联直抒羁旅之倦
- 颔联以景衬情
- 颈联写饯别场景
- 尾联升华旅愁
- 诗学价值:
- 发展羁旅诗的抒情深度
- 完善饯别诗的艺术表现
- 体现初唐五律的成熟技巧
评价
- 明代胡应麟《诗薮》:”‘悠悠旅思难’五字,写尽天涯孤客之情,直追《古诗十九首》。”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王勃此作,已具盛唐气格,’槿丰”筱密’一联尤见锤炼之功。”
- 近代闻一多《唐诗杂论》:”将六朝诗的精致与初唐的新鲜感完美结合。”
- 钱钟书《谈艺录》:”‘宁觉山川远’之转,下启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之意。”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