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
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拼音
dì lǐ jīn jīng qù,fú fēng shí zhù lái。
shān chuān shū wèi yǐ,xíng lù fāng yōu zāi。
注释
- 帝里:指京城长安
- 金茎:汉武帝所建金铜仙人承露盘的铜柱,代指京城标志性建筑
- 扶风:唐代京畿道属县,今陕西宝鸡东部
- 石柱:扶风当地名胜古迹
- 殊未已:大不相同
- 悠哉:漫长遥远的样子
译文
离开京城金铜仙人的承露高台,来到扶风见到古朴的石柱景观。
沿途山川风貌已大不相同,漫漫前路才刚刚开始。
背景
此诗作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王勃被贬离京时。因作《檄英王鸡》触怒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前往蜀地途中经扶风所作。诗中通过京城与地方的景观对比,既记录了地理空间的转换,更暗含了从政治中心到边缘地带的心理落差。
赏析
- 意象经营:
- “金茎”与”石柱”构成强烈视觉对比,前者代表宫廷奢华,后者象征地方朴拙
- “山川”作为过渡意象,连接起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体验
- “行路”既是实指旅途,又暗喻人生征程
- 艺术特色:
- 空间对仗:”帝里”对”扶风”,”去”对”来”,形成严整的时空结构
- 虚实相生:实写地理变迁,虚写心理感受
- 以简驭繁:二十字中包含巨大的时空张力
- 情感表达:
- 前两句客观陈述中暗含今昔对比
- 后两句主观感受里渗透迷茫情绪
- 全诗在平静叙述下暗涌深沉感慨
评价
-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评:”二十字中,见尽迁客心事。”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称:”语淡而味永,子安小诗之冠。”
-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开创了唐代贬谪诗以小见大的表现范式。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