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壑经涂赏,花柳遇时春。
相逢今不醉,物色自轻人。
拼音
qiū hè jīng tú shǎng,huā liǔ yù shí chūn。
xiāng féng jīn bù zuì,wù sè zì qīng rén。
注释
- 丘壑:山野幽谷
- 经涂:途经的道路
- 遇时春:恰逢美好春光
- 物色:景色、风光
- 轻人:轻视、怠慢人
译文
漫步山野欣赏沿途美景,花红柳绿正值美好春光。
今日相逢若不畅饮尽欢,自然风光也会轻视我们。
背景
此诗作于王勃被贬后漫游巴蜀时期(约669年)。当时诗人因仕途失意,寄情山水酒乐。诗中通过春日独饮的场景,既表现了隐逸之乐,又暗含怀才不遇的感慨,体现了初唐文人”仕隐两兼”的典型心态。
赏析
- 意象特征:
- 自然意象:”丘壑””花柳”展现隐逸环境
- 人文意象:”不醉””轻人”抒发文人情志
- 艺术手法:
- 对仗工整:”丘壑”对”花柳”,”经涂”对”遇时”
- 拟人手法:”物色自轻人”赋予自然以人格
- 转折巧妙:前三句铺垫,末句点睛
- 情感表达:
- 前两句写景铺垫
- 后两句抒情转折
- 展现由外物欣赏到内心感悟的升华
评价
-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评:”子安小诗,最得山水真趣。”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称:”结句’轻人’二字,最见诗人傲骨。”
-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体现了初唐山水诗向抒情言志的转变。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