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轺虽不驻,兰筵幸未开。
林塘风月赏,还待故人来。
拼音
guì yáo suī bù zhù,lán yán xìng wèi kāi。
lín táng fēng yuè shǎng,hái dài gù rén lái。
注释
- 桂轺:用桂木装饰的轻便马车,指贵客的车驾
- 不驻:没有停留
- 兰筵:高雅的酒宴
- 风月:清风明月,指自然美景
译文
贵客的车驾虽然未能停留,所幸雅宴尚未开始安排。
林中池塘的清风明月美景,还要等待故友来共同欣赏。
背景
此诗为《别人四首》组诗第三首,作于王勃被贬巴蜀时期(约670年)。诗中通过”未开宴待客”的独特视角,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又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反映了初唐贬谪文人超脱现实的精神追求。
赏析
- 意象特征:
- 器物意象:”桂轺””兰筵”体现高雅情趣
- 自然意象:”林塘风月”营造清幽意境
- 人物意象:”故人”寄托深厚情谊
- 艺术手法:
- 对仗工整:”桂轺”对”兰筵”,”不驻”对”未开”
- 欲扬先抑:前两句铺垫,后两句升华
- 以景结情:将友情寄托于自然景物
- 情感表达:
- 表面写待客之礼
- 深层抒知音之盼
- “还待”二字尽显殷切
评价
- 明代陆时雍《诗镜》评:”王勃此作,雅人深致,已开王孟先声。”
- 清代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称:”结句’还待’二字,最见风人温厚之旨。”
-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体现了初唐文人”以雅化俗”的生活态度。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