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四首·其四

王勃

霜华净天末,雾色笼江际。
客子常畏人,何为久留滞?

拼音

shuāng huá jìng tiān mò,wù sè lóng jiāng jì。
kè zǐ cháng wèi rén,hé wéi jiǔ liú zhì?

注释

  1. 霜华:霜的光华
  2. 天末:天边
  3. 客子:客居他乡之人
  4. 畏人:畏惧与人交往
  5. 留滞:滞留不前

译文

霜的洁净铺满天际,雾气笼罩着江岸边际。
客居之人常怀畏怯,为何还要在此久留不去?

背景

此诗为《别人四首》组诗最后一首,作于王勃被贬巴蜀后期(约671年)。诗中通过霜雾弥漫的江景描写,抒发了长期客居的孤寂与迷茫,反映了初唐贬谪文人典型的精神困境。

赏析

  1. 意象特征:
  • 气象意象:”霜华””雾色”营造迷茫氛围
  • 空间意象:”天末””江际”拓展意境广度
  • 心理意象:”畏人”揭示深层孤独
  1. 艺术手法:
  • 对仗工整:”霜华”对”雾色”,”天末”对”江际”
  • 设问作结:强化情感冲击力
  • 情景交融:景物描写与心理活动紧密结合
  1. 情感表达:
  • 前两句写景暗喻处境
  • 后两句自问凸显矛盾
  • “畏人”二字尽显孤客心态

评价

  1.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评:”结句一问,悲慨无限。”
  2.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称:”‘畏人’二字,写尽迁客心事。”
  3.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展现了唐代贬谪文学的心理深度。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