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怀封元寂

王勃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
兰气添新酌,花香染别衣。
九秋良会少,千里故人稀。
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

拼音

jiǔ rì jiāo yuán wàng,píng yě biàn shuāng wēi。
lán qì tiān xīn zhuó,huā xiāng rǎn bié yī。
jiǔ qiū liáng huì shǎo,qiān lǐ gù rén xī。
jīn rì lóng shān wài,dāng yì yàn shū guī。

注释

  1. 九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2. 霜威:秋霜的肃杀之气
  3. 新酌:新酿的酒
  4. 别衣:离别时穿的衣服
  5. 九秋:秋季九十天,代指深秋
  6. 龙山:重阳登高胜地,典出晋代孟嘉落帽故事
  7. 雁书:书信(古有鸿雁传书之说)

译文

重阳日眺望郊野平原,辽阔原野遍布肃杀秋霜。
兰草的香气融入新酒,菊花的芬芳沾染离衣。
深秋时节良朋聚会稀少,千里之外故交零落。
今日在龙山之外登高,应当期盼着你的书信归来。

背景

此诗作于王勃被贬巴蜀时期(约670年重阳节)。当时诗人独在异乡,适逢重阳佳节思念友人封元寂而作。诗中既描写了蜀地重阳景象,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反映了初唐贬谪文人”佳节思亲”的普遍情感。

赏析

  1. 意象特征:
  • 节气意象:”九日””霜威”点明重阳时令
  • 嗅觉意象:”兰气””花香”渲染节日氛围
  • 空间意象:”千里””龙山”拓展抒情维度
  1. 艺术手法:
  • 对仗精巧:”九日”对”平野”,”兰气”对”花香”
  • 感官交融:嗅觉(兰气)、视觉(霜威)、触觉(染衣)综合运用
  • 今昔对比:眼前景与心中情形成张力
  1. 情感表达:
  • 前四句写景铺垫
  • 后四句抒情深化
  • “当忆”二字尽显殷切期盼

评价

  1.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评:”王勃重阳诗,已具盛唐气象。”
  2.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称:”结句’雁书归’,最得风人温柔敦厚之旨。”
  3.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开创了”重阳怀人”的诗歌范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