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十四四首·其二

王勃

小径偏宜草,空庭不厌花。
平生诗与酒,自得是仙家。

拼音

xiǎo jìng piān yí cǎo,kōng tíng bù yàn huā。
píng shēng shī yǔ jiǔ,zì dé shì xiān jiā。

注释

  1. 偏宜:特别适合
  2. 空庭:空旷的庭院
  3. 仙家:仙人境界,指超脱世俗的生活

译文

幽静小径最适合青草生长,空旷庭院不嫌繁花点缀。
一生只要有诗与酒相伴,这般自在便是神仙境界。

背景

此诗为《赠李十四四首》组诗第二首,作于王勃隐居巴蜀时期(约670年)。诗中通过描写隐居住所的简朴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诗酒生活的满足,反映了初唐文人”大隐于市”的生活理想。

赏析

  1. 意象特征:
  • 植物意象:”草””花”展现自然生机
  • 空间意象:”小径””空庭”勾勒隐逸环境
  • 人文意象:”诗””酒”代表文人雅趣
  1. 艺术手法:
  • 对仗精巧:”小径”对”空庭”,”偏宜”对”不厌”
  • 以小见大:通过细微景物表现宏大境界
  • 卒章显志:结句点明全诗主旨
  1. 情感表达:
  • 前两句写景铺垫
  • 后两句抒情言志
  • “自得”二字尽显超脱

评价

  1. 明代钟惺《唐诗归》评:”王勃小诗,最得陶家真趣。”
  2.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称:”结句’仙家’二字,不落俗套。”
  3.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体现了初唐文人诗酒风流的生活态度。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