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
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拼音
fēng yán tiáo guì zhěn,yuè jìng yǐn téng bēi。
zhí dāng huā yuàn lǐ,shū zhāi wàng xiǎo kāi。
注释
- 风筵:清风中的宴席
- 桂轸:桂木制作的琴轸(琴上调弦的小柱)
- 月径:月光照耀的小路
- 藤杯:藤条编织的酒杯
- 直当:恰逢,正当
译文
清风宴席间调弄桂木琴轸,月光小径上传递藤制酒杯。
恰在这繁花盛开的庭院里,书斋的窗户向着晨光敞开。
背景
此诗为《赠李十四四首》组诗终章,作于王勃隐居巴蜀后期(约671年)。诗中通过描写文人雅集场景,既表现了隐逸生活的风雅情趣,又暗含对光明前景的期待,反映了初唐文人”处晦而观明”的人生态度。
赏析
- 意象特征:
- 器物意象:”桂轸””藤杯”体现文人雅趣
- 时间意象:”月径””晓开”构成昼夜交替
- 空间意象:”花院””书斋”营造诗意栖居
- 艺术手法:
- 对仗精巧:”风筵”对”月径”,”调”对”引”
- 视听交融:琴声(听觉)与月光(视觉)结合
- 象征手法:”晓开”暗喻希望
- 情感表达:
- 前两句写夜间雅集
- 后两句写黎明期待
- “望晓”二字尽显积极心态
评价
- 明代陆时雍《诗镜》评:”结句’望晓开’,子安自道也。”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称:”四十字中,见尽文人雅致。”
-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展现了初唐文人”黑夜待旦”的精神特质。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