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赠郑谏议十韵

杜甫

jìng zèng zhèng jiàn yì shí yùn
敬赠郑谏议十韵

jiàn guān fēi bù dá, shī yì zǎo zhī míng.
谏官非不达,诗义早知名。
pò dì yóu lái shì, xiān fēng shú gǎn zhēng.
破的由来事,先锋孰敢争。
sī piāo yún wù wài, lǜ zhōng guǐ shén jīng.
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
háo fà wú yí hèn, bō lán dú lǎo chéng.
毫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
yě rén níng dé suǒ, tiān yì báo fú shēng.
野人宁得所,天意薄浮生。
duō bìng xiū rú fú, míng sōu xìn kè jīng.
多病休儒服,冥搜信客旌。
zhù jū xiān piāo miǎo, lǚ shí suì zhēng róng.
筑居仙缥缈,旅食岁峥嵘。
shǐ zhě qiú yán hé, zhū gōng yàn mí héng.
使者求颜阖,诸公厌祢衡。
jiāng qī yī nuò zhòng, chuā shǐ cùn xīn qīng.
将期一诺重,欻使寸心倾。
jūn jiàn tú qióng kū, yí yōu ruǎn bù bīng.
君见途穷哭,宜忧阮步兵。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详情介绍

①敬赠郑谏议十韵:仇兆鳌《杜诗详注》:“此当是天宝十载奏赋后作,故有求颜阖、厌祢衡之句。梁氏编在十一载为是。谏议大夫,起于后汉。韦彪疏曰:谏议之职,应用公直之士。是也。《续通典》:武后龙朔二年改为正谏大夫,开元以来仍复,凡四人,属门下省。”
②谏官:掌谏诤的官员。《汉书·萧望之传》:“陛下哀愍百姓,恐德化之不究,悉出谏官以补郡吏,所谓忧其末而忘其本者也。”谏官非不达:言谏官虽达,其知名实以诗重。
③诗义早知名:《诗序》:“诗有六义。”庾信《枯树赋》:“海内知名。”诗义知名乃通节之纲。
④破的(dì):本义指箭射中靶子,喻发言正中要害。《世说》:“王长史曰:‘我往辄破的胜我。’庾翼谓谢尚曰:‘卿若破的,当以鼓吹相赏。’”由来:自始以来,历来。谢灵运诗:“由来事不同。”
⑤先锋:战时率领先头部队迎敌的将领。《蜀志》:“曹公使关羽为先锋。”《史记·张良传》:“慎毋与楚争锋。”
⑥云物:云气,云彩。云物外:言思穷高远。一作“云物动”。
⑦鬼神惊:言巧夺化工。《诗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⑧毫发:犹丝毫,极少,极细微。毫发无遗恨:谓字句斟酌。《文赋》:“恒遗恨以终篇。”遗恨:一作“遗憾”。
⑨波澜:比喻诗文的跌宕起伏。老成:谓辞章功力深厚。以上八句皆赞郑诗才。
⑩野人:士人自谦之称。得所:谓得到安居之地或合适的位置。《诗经·魏风·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⑪天意:帝王的心意。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
⑫儒服:古代儒者的服饰。《礼记·儒行》:“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 孔子对曰:‘ 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
⑬冥搜:尽力寻找,搜集。客旌:犹言客踪。
⑭缥缈:高远隐约貌。《海赋》:“群仙缥缈,餐玉清涯。”
⑮旅食:客居,寄食。峥嵘:形容岁月逝去。
⑯颜阖(hé):战国时鲁国人,隐者,守道不仕。《庄子》:“鲁君闻颜阖,得道之士也,使人以币先焉。阖对曰:“恐听误,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使者还反审之,复求之,则不得已。”
⑰诸公:众公卿。祢(mí)衡:《后汉书》:“祢衡气刚做,好矫时慢物。曹操怀忿,以才名不欲杀之,送刘表。表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卞急,送衡与之,为所杀。”“使者”二句指召试不遇言。以上八句自叙沦落。
⑱一诺:用季布一诺千金典。一作“一语”。
⑲欻(xū):忽然,迅疾。一作“歘”(xū),为“欻”的异体字。 [2]寸心:指心。旧时认为心的大小在方寸之间,故名。
⑳途穷:喻走投无路或处境困窘。《阮籍传》:“籍率意命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闻步兵厨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斜,乃求为步兵校尉。”阮步兵:指阮籍。末四句是说希望得到郑谏议的提拔或推荐。

这首诗展现了杜甫对于当时政治现状的思考和对士人命运的忧虑。诗中通过描绘谏官的困顿和谏言的无奈,展示了作者个人的感受和对社会现状的担忧。诗人对于权谋之争、名利之欲以及个人信用的重要性等问题都进行了揭示和思考。整首诗词言辞简练,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权力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洞察,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体现了杜甫独特的艺术风格。

王嗣奭曰:“他人赠谏议,必用伏蒲、廷诤等语,公则止赞其诗词,盖自李林甫为相,谏诤路绝,故不作虚辞以谀人,此其立言有法也。”
葛常之《韵语阳秋》曰:诗人赞美同志诗篇,多比珠玑壁玉、锦绣花草之类,至杜公,岂肯作此陈腐语那。如《寄岑参》诗云“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夜听许十诵诗》云“精微穿溟涬,飞动摧霹雳。”《赠卢琚》诗云“藻翰唯牵率,湖山合动摇。”《赠谏议》诗云“毫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寄李白》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赠高适》诗云“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皆惊人语也。视余子,其神芝之与腐菌哉。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