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随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欢咍。
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音容不接只隔夜,凶讣讵可相寻来。
天公高居鬼神恶,欲保性命诚难哉。
拼音
qián suí dù yǐn bài biǎo huí,xiào yán yì kǒu hé huān hāi。
kǒng chéng bié wǒ shì lín rǔ,fēng gǔ qiào jùn yí chén āi。
yīn róng bù jiē zhī gé yè,xiōng fù jù kě xiāng xún lái。
tiān gōng gāo jū guǐ shén è,yù bǎo xìng mìng chéng nán zāi。
注释
- 杜尹:指杜兼,时任河南尹
- 欢咍(hāi):欢笑
- 孔丞:指孔戡,时任临汝县丞
- 风骨峭峻:形容人品刚正
- 凶讣:死讯
- 讵可:岂可
译文
前日随杜尹上表归来,谈笑风生何等欢快。
孔丞与我告别赴临汝,品格刚正不染尘埃。
音容笑貌昨夜犹在,岂料死讯今朝便来。
天公高居鬼神凶恶,想要保全性命真难!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春,韩愈50岁任太子右庶子时。孔戡突然去世,韩愈痛感人生无常,借春日抒写对友人猝逝的悲痛与对命运的质疑。
赏析
- 艺术特色:
- 强烈对比:欢聚与死讯的戏剧性转折
- 白描手法:”音容不接只隔夜”的纪实性
- 情感递进:从追忆到质问的层次推进
- 口语运用:”诚难哉”的感叹句式
- 思想内涵:
- 生命意识:对生死无常的深刻认知
- 友情真挚:对孔戡人品的崇高评价
- 天命质疑:对”天公鬼神”的大胆诘问
- 中唐士风:知识分子的生命焦虑
评价
- 宋代朱熹《韩文考异》:
“此篇语最质直,而意极沉痛。” -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
“从极欢到极悲,转换突兀,真得《骚》之遗意。”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