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
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
拼音
xīn yí huā fáng hū quán kāi,jiāng shuāi zhèng shèng xū pín lái。
qīng chén huī huī zhú xiá rì,bó mù gěng gěng hé yān āi。
zhāo míng xī àn yǐ zú tàn,kuàng nǎi mǎn dì chéng cuī tuí。
yíng fán sòng xiè bié yǒu yì,shuí kěn liú liàn shǎo huán huí。
注释
- 辛夷:木兰科植物(早春开花)
- 花房:花苞
- 烛霞日:映照朝霞
- 耿耿:微光闪烁貌
- 摧颓:凋零衰败
- 环回:循环往复
译文
辛夷花苞忽然绽放,将衰之际更应常来观赏。
清晨时辉映朝霞,傍晚时微光混着尘埃。
朝开暮谢已令人叹息,何况转眼满地残花。
迎接繁盛送别凋零别有深意,谁又愿为短暂美丽驻足徘徊?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春,韩愈50岁任太子右庶子时。作为《感春》组诗收官之作,通过辛夷花的朝开暮谢,表达对生命盛衰的哲学思考。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间压缩:从”清晨”到”薄暮”的昼夜轮回
- 光影运用:”辉辉””耿耿”的明暗对照
- 意象选择:辛夷作为易逝美的象征
- 结构设计:开篇”忽全开”与结尾”少环回”呼应
- 思想内涵:
- 盛衰辩证:”将衰正盛”的生命智慧
- 时间焦虑:对”朝明夕暗”的敏锐感知
- 审美超越:”迎繁送谢”的达观态度
- 组诗呼应:与组诗其一辛夷意象形成闭环
评价
- 宋代葛立方《韵语阳秋》:
“退之咏辛夷二首,始以’高花’,终以’摧颓’,尽物态亦尽人情。” -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
“末章五字’少环回’,收尽春光,亦收尽感春之意。”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