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谁能比,今来事不同。
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
架倒藤全落,篱崩竹半空。
宁须惆怅立,翻覆本无穷。
拼音
xī zhě shuí néng bǐ,jīn lái shì bù tóng。
jì liáo qīng cǎo qǔ,sǎn màn bái yú fēng。
jià dǎo téng quán luò,lí bēng zhú bàn kōng。
níng xū chóu chàng lì,fān fù běn wú qióng。
注释
- 韦氏庄:指中唐诗人韦应物故居
- 青草曲:长满青草的庭院曲径
- 白榆风:吹过白榆树的萧瑟秋风
- 架倒藤:倒塌的藤架
- 篱崩竹:坍塌的竹篱笆
- 翻覆:世事变迁
译文
往昔风采无人能及,如今境遇已然不同。
青草小径一片寂寥,白榆树下秋风散漫。
藤架倒塌蔓草零落,竹篱崩坏半悬空中。
何必惆怅久立于此,世事变迁本就无常。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韩愈贬谪潮州途中。诗人途经前辈韦应物故居,目睹荒芜景象,联想到自身政治遭遇,遂作此诗。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与韩愈相隔约60年,形成跨时空对话。
赏析
- 意象系统:
- 时间意象:”昔者/今来”
- 植物意象:青草、白榆、藤、竹
- 建筑意象:曲径、藤架、竹篱
-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颔联、颈联)
- 视听通感(”寂寥”与”散漫”)
- 哲理升华(尾联)
- 情感脉络:
- 首联:今昔对比
- 中二联:铺陈荒芜
- 尾联:超然感悟
评价
- 宋代黄彻《䂬溪诗话》:”退之(韩愈)此作,二十字中具见盛衰之感。”
- 明代胡应麟《诗薮》:”结句’翻覆本无穷’五字,道尽古今兴废。”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