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雨

韩愈

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
投竿跨马踏归路,才到城门打鼓声。

拼音

lián xiān wǎn yǔ bù néng qíng,chí àn cǎo jiān qiū yǐn míng。
tóu gān kuà mǎ tà guī lù,cái dào chéng mén dǎ gǔ shēng。

注释

  1. 廉纤:细雨绵绵的样子
  2. 蚯蚓鸣:古人认为蚯蚓雨后鸣叫(实际是摩擦草叶发声)
  3. 投竿:收起钓竿
  4. 打鼓声:唐代城门关闭的报时鼓声

译文

绵绵晚雨迟迟不放晴,池岸草丛蚯蚓声声鸣。
收起钓竿跨马踏归途,刚到城门已闻闭门鼓。

背景

此诗作于贞元二十年(804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期间。诗人描写一次雨后垂钓晚归的经历,反映唐代官员的休闲生活与严格的城门管理制度。

赏析

  1. 意象组合:
  • 听觉意象:蚯蚓鸣、鼓声
  • 视觉意象:晚雨、池岸
  • 动作意象:投竿、跨马
  1. 艺术特色:
  • “廉纤”双声词的细腻运用
  • 从自然声响(蚯蚓鸣)到人文声响(鼓声)的转换
  • “才到”二字体现时间紧迫感
  1. 生活情趣:
  • 官员公务外的雅趣
  • 对自然细微观察
  • 唐代城市管理的生动写照

评价

  1. 宋代黄震《黄氏日钞》:”退之(韩愈)小诗,能摄晚景之神。”
  2.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蚯蚓鸣’三字,得物性之真。”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