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穿晓日云霞杂,山倚秋空剑戟明。
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
拼音
qí chuān xiǎo rì yún xiá zá,shān yǐ qiū kōng jiàn jǐ míng。
gǎn qǐng xiàng gōng píng zéi hòu,zàn xié zhū lì shàng zhēng róng。
注释
- 裴相公:指宰相裴度
- 女几山:在今河南宜阳县
- 旗穿:军旗穿透(云霞)
- 剑戟明:形容山势如兵器般险峻
- 峥嵘:此处指高山
译文
军旗穿透朝霞与云彩交织,群山倚着秋空如剑戟般寒光凛凛。
斗胆请求相公平定叛贼后,暂且带领众官登临这巍峨高山。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时裴度率军讨伐淮西叛将吴元济,韩愈任行军司马随军出征。途经女几山时,韩愈作此诗以和裴度。
赏析
- 意象经营:
- 军事意象:旗、剑戟
- 自然意象:晓日、云霞、秋空
- 空间意象:穿、倚、上
- 艺术特色:
- “穿””倚”的动词锤炼
- 色彩对比(朝霞与寒光)
- 刚柔并济的意境
- 思想内涵:
- 对平叛必胜的信心
- 对主帅的崇敬之情
- 登高望远的胸襟气度
评价
- 宋代黄震《黄氏日钞》:”退之军旅诗,此篇最见壮气。”
- 明代胡应麟《诗薮》:”‘剑戟明’三字,写尽山川形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