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

拼音

jīng shān yǐ qù huá shān lái,rì chū tóng guān sì shàn kāi。
cì shǐ mò cí yíng hòu yuǎn,xiàng gōng xīn pò cài zhōu huí。

注释

  1. 次:途中停留
  2. 张十二阁老:指宰相张贾(排行十二)
  3. 荆山:湖北南漳县的山脉
  4. 华山:西岳华山,在潼关附近
  5. 四扇开:潼关四门大开(唐代潼关实际有六门,此处为艺术夸张)
  6. 相公:指宰相裴度
  7. 蔡州:今河南汝南,吴元济割据地

译文

刚过荆山又见华山迎面而来,朝阳升起时潼关城门四敞大开。
华州刺史莫要推辞远道相迎,裴相公刚刚平定蔡州凯旋归来。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十二月,时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叛乱被平定,韩愈作为行军司马随裴度凯旋。途经潼关时先寄诗华州刺史张贾,是唐代著名的军旅捷报诗。

赏析

  1. 意象系统:
  • 空间意象:荆山→华山→潼关→蔡州
  • 时间意象:”日出”暗示凌晨行军
  • 政治意象:”相公””刺史”的等级秩序
  1. 艺术特色:
  • “已去””来”的时空压缩手法
  • “四扇开”的盛唐气象
  • 后二句的命令式语气
  1. 历史价值:
  • 记录淮西之役的凯旋场景
  • 反映中唐中央与地方关系
  • 体现韩愈”以诗代柬”的创作特点

评价

  1. 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退之此作,具见元和削藩气象。”
  2.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四扇开’三字,写尽大唐威仪。”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