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畅师北游

韩愈

昔在四门馆,晨有僧来谒。
自言本吴人,少小学城阙。
已穷佛根源,粗识诗书诀。
袖中南陵诗,袖中北山蕨。
谓言挂席去,暂作潇湘客。
今朝忽告别,何日复来觌。
我言南北异,君意东西别。
且将方寸心,暂与形骸绝。
他日访遗踪,应知在岩穴。

拼音

xī zài sì mén guǎn,chén yǒu sēng lái yè。
zì yán běn wú rén,shào xiǎo xué chéng què。
yǐ qióng fó gēn yuán,cū shí shī shū jué。
xiù zhōng nán líng shī,xiù zhōng běi shān jué。
wèi yán guà xí qù,zàn zuò xiāo xiāng kè。
jīn zhāo hū gào bié,hé rì fù lái dí。
wǒ yán nán běi yì,jūn yì dōng xī bié。
qiě jiāng fāng cùn xīn,zàn yǔ xíng hái jué。
tā rì fǎng yí zōng,yīng zhī zài yán xué。

注释

  1. 文畅师:诗僧文畅(与柳宗元、刘禹锡等皆有交往)
  2. 四门馆:国子监四门学(韩愈曾任四门博士)
  3. 南陵诗:指文畅的南方诗作
  4. 北山蕨:北方山野菜(喻质朴本性)
  5. 挂席:扬帆(《文选》典)
  6. 觌:相见(《周易》典)

译文

昔日在四门学馆,清晨有僧人来访。
自称本是吴地人,少小学习在城阙。
已穷尽佛法根源,略通诗书要诀。
袖中藏着南陵诗,袖中带着北山蕨。
曾说将扬帆远去,暂作潇湘之客。
今朝忽然来告别,何日能再相见?
我说南北有差异,君意东西将别离。
且将方寸赤诚心,暂与形骸相分离。
他日寻访旧踪迹,应知在深山岩穴。

背景

此诗作于贞元十八年(802年),韩愈35岁任四门博士时。时值佛教盛行,韩愈通过赠诗僧人文畅,表达”儒释对话”的立场,反映其早期排佛思想中的微妙态度。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对话结构:通过”自言””我言”构建交流场景
    • 细节白描:”袖中蕨”的质朴意象
    • 时空跳跃:从”昔”到”今”再到”他日”的叙事
    • 双关修辞:”岩穴”既指隐居处也喻思想立场
  2. ​​思想内涵​​:
    • 儒释关系:”粗识诗书”的有限认可
    • 文化地理:南北差异的认知框架
    • 士僧交往:中唐知识界的特殊现象
    • 精神超越:”形骸绝”的哲学思考

评价

  1. 宋代黄震《黄氏日钞》:
    “退之早年赠僧诗,此篇最见其斟酌分寸。”
  2.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
    “‘方寸心’三字,已伏后来《原道》’明先王之道’之根。”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