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师服

韩愈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
草草具盘馔,不待酒献酬。
士生为名累,有似鱼中钩。
赍材入市卖,贵者恒难售。
岂不畏憔悴,为功忌器休。
君看秦狱中,戮辱者李斯。
寄语刘伯伦,支床亦多求。

拼音

xià bàn yīn qì shǐ,xī rán yún jǐng qiū。
chán shēng rù kè ěr,jīng qǐ bù kě liú。
cǎo cǎo jù pán zhuàn,bù dài jiǔ xiàn chóu。
shì shēng wéi míng lèi,yǒu sì yú zhōng gōu。
jī cái rù shì mài,guì zhě héng nán shòu。
qǐ bù wèi qiáo cuì,wèi gōng jì qì xiū。
jūn kàn qín yù zhōng,lù rǔ zhě lǐ sī。
jì yǔ liú bó lún,zhī chuáng yì duō qiú。

注释

  1. 刘师服:韩愈友人(生平不详)
  2. 淅然:风声(《楚辞》典)
  3. 赍材:携带货物
  4. 李斯:秦朝丞相(被腰斩)
  5. 刘伯伦:刘伶(西晋”竹林七贤”之一)
  6. 支床:垫床脚(刘伶嗜酒典故)

译文

夏至阴气初生,风声萧瑟现秋意。
蝉声传入客耳,惊觉时光不可留。
匆匆备好饭菜,不及饮酒相酬。
士人为名所累,犹如鱼吞钩。
携货入市售卖,贵重常难出手。
岂能不惧憔悴?建功忌半途休。
君看秦朝狱中,受戮辱者李斯。
寄语刘伶先生,支床亦多所求。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韩愈49岁任中书舍人时。借送友人刘师服,反思士人追求功名的困境,反映其中年时期对仕途的深刻认识。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季节隐喻:夏秋之交象征人生转折
    • 双典并用:李斯(功名祸)与刘伶(避世乐)对比
    • 市井意象:”赍材入市”的世俗化表达
    • 节奏突变:从”蝉声”到”秦狱”的陡转
  2. ​​思想内涵​​:
    • 名利批判:”鱼中钩”的警醒意象
    • 历史反思:李斯悲剧的当代警示
    • 处世智慧:”忌器休”的中庸之道
    • 友情劝诫:对友人仕途的关切

评价

  1. 宋代黄震《黄氏日钞》:
    “‘鱼中钩’三字,说尽古今士病。”
  2.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
    “韩公中年诗愈简峻,此篇尤见其骨鲠。”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