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尚书赴南海

韩愈

番禺军府盛,欲说暂停杯。
盖海旂幢出,连天观阁开。
衙时龙户集,上日马人来。
风静鶢鶋去,官廉蚌蛤回。
货通师子国,乐奏武王台。
事事皆殊异,无嫌屈大才。

拼音

fān yú jūn fǔ shèng,yù shuō zàn tíng bēi。
gài hǎi qí zhuàng chū,lián tiān guān gé kāi。
yá shí lóng hù jí,shàng rì mǎ rén lái。
fēng jìng yuán jū qù,guān lián bàng gé huí。
huò tōng shī zi guó,yuè zòu wǔ wáng tái。
shì shì jiē shū yì,wú xián qū dà cái。

注释

  1. 郑尚书:郑权,时任岭南节度使兼广州刺史
  2. 番禺:唐代广州治所,今广州市
  3. 旂幢:旗帜仪仗
  4. 龙户:南方水上居民(疍民)
  5. 马人:南方少数民族(马留人)
  6. 鶢鶋:海鸟名,喻贪官
  7. 蚌蛤:喻指海外珍宝
  8. 师子国:今斯里兰卡
  9. 武王台:南越王赵佗所筑朝汉台

译文

广州军府气势恢宏,欲说还休且停酒杯。
如盖旌旗出海而去,连云楼阁向天敞开。
衙署聚集龙户百姓,节日迎来马人异族。
风静贪官如鸟飞去,官清蚌蛤自能归来。
货物通达狮子古国,乐舞奏响武王高台。
岭南事事与众不同,莫嫌委屈经世大才。

背景

此诗作于长庆三年(823年),时岭南节度使郑权赴任广州。韩愈时任吏部侍郎,通过此诗既展现岭南风貌,又表达对友人施政的期许,反映中唐时期岭南开发与海上贸易的盛况。

赏析

  1. 意象系统:
  • 军事气象:军府、旂幢
  • 民俗图景:龙户、马人
  • 商贸意象:蚌蛤、师子国
  • 政治隐喻:鶢鶋(贪官)、官廉
  1. 艺术特色:
  • “盖海””连天”的壮阔对仗
  • 六组工整的排比句式
  • 岭南风物的陌生化描写
  1. 思想内涵:
  • 对海上丝路贸易的赞颂
  • “官廉蚌蛤回”的廉政理念
  • 对边疆治理的务实态度

评价

  1. 宋代周必大:”退之此诗,写尽岭南形胜。”
  2. 明代胡震亨:”‘风静’一联,深得《春秋》笔法。”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