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鸟诗

韩愈

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
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岩幽。
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
两鸟各闭口,万象衔口头。
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两鸟忽相逢,百日鸣不休。
有耳聒皆聋,有舌反自羞。
百鸟嘲哳鸣,忽见双鸟愁。
天公怪两鸟,各捉一处囚。
百鸟与双鸟,中间相匹俦。
我言此二鸟,清音世罕俦。

拼音

shuāng niǎo hǎi wài lái,fēi fēi dào zhōng zhōu。
yī niǎo luò chéng shì,yī niǎo jí yán yōu。
bù dé xiāng bàn míng,ěr lái sān qiān qiū。
liǎng niǎo gè bì kǒu,wàn xiàng xián kǒu tóu。
chūn fēng juǎn dì qǐ,bǎi niǎo jiē piāo fú。
liǎng niǎo hū xiāng féng,bǎi rì míng bù xiū。
yǒu ěr guā jiē lóng,yǒu shé fǎn zì xiū。
bǎi niǎo cháo zhā míng,hū jiàn shuāng niǎo chóu。
tiān gōng guài liǎng niǎo,gè zhuō yī chù qiú。
bǎi niǎo yǔ shuāng niǎo,zhōng jiān xiāng pǐ chóu。
wǒ yán cǐ èr niǎo,qīng yīn shì hǎn chóu。

注释

  1. 中州:中原地区
  2. 嘲哳:鸟鸣嘈杂声
  3. 匹俦:匹配,匹敌
  4. 清音:清越的声音
  5. 三千秋:三千年(夸张时间)

译文

两只鸟儿从海外飞来,翩翩飞至中州大地。
一只落在繁华城市,一只栖于幽静山岩。
不能相伴而鸣,至今已三千年。
两鸟各自闭口,万象蕴藏心头。
春风席卷大地,百鸟飘浮空中。
两鸟忽然相逢,百日鸣叫不休。
有耳者皆被震聋,有舌者反觉自羞。
百鸟嘈杂鸣叫,忽见双鸟忧愁。
天公责怪两鸟,各捉一处囚禁。
百鸟与双鸟之间,彼此难以匹敌。
我说这两只鸟儿,清音世间罕有。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六年(811年),韩愈44岁任职方员外郎时。通过双鸟意象,隐喻自身与孟郊(或另指柳宗元、刘禹锡)的文学追求与处境,反映中唐古文运动中的思想碰撞。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象征手法:双鸟喻指韩孟诗派
    • 对比结构:城市/岩幽的空间对立
    • 夸张修辞:”三千秋””百日鸣”的时间张力
    • 声音描写:”聒聋””嘲哳”的听觉效果
  2. ​​思想内涵​​:
    • 文学理想:”清音”的审美追求
    • 知音难觅:”不得相伴鸣”的孤独
    • 创新困境:”天公囚禁”的压制象征
    • 群体反应:”百鸟嘲哳”的世俗批判

评价

  1. 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
    “退之《双鸟》寓意深远,盖自况与东野也。”
  2.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
    “‘万象衔口头’五字,写尽文人胸次,后之作者莫能及。”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