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操十首·猗兰操

韩愈

(序)孔子伤不逢时作。古琴操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有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拼音

lán zhī yī yī,yáng yáng qí xiāng。
bù cǎi ér pèi,yú lán hé shāng。
jīn tiān zhī xuán,qí hé wèi rán。
wǒ xíng sì fāng,yǐ rì yǐ nián。
xuě shuāng mào mào,jì mài zhī mào。
zǐ rú bù shāng,wǒ bù ěr gòu。
jì mài zhī mào,jì mài yǒu zhī。
jūn zǐ zhī shāng,jūn zǐ zhī shǒu。

注释

  1. 猗兰操:古琴曲名,传为孔子伤怀而作
  2. 猗猗:兰草茂盛貌
  3. 扬扬:香气远播貌
  4. 旋:运转,指天道变化
  5. 贸贸:纷乱覆盖貌
  6. 荠麦:野草,喻小人
  7. 觏:遇见
  8. 守:操守

译文

(序)孔子感伤生不逢时而作。古琴曲唱道:和煦谷风吹拂,阴云细雨蒙蒙。送别贤人归去,远送至荒野。苍天为何如此,不使其得其所。漂泊九州大地,没有安身之处。世人蒙昧不明,不识贤者之才。岁月流逝匆匆,一生终将老去。

兰草多么茂盛,芬芳远播四方。
无人采撷佩戴,于兰有何损伤?
如今天道运转,为何这般无常?
我行遍天下,经年又累月。
大雪纷飞覆盖,荠麦依然茂盛。
你若不知伤悲,我亦不再寻访。
荠麦的茂盛,自有其道理。
君子的伤悲,是君子的坚守。

背景

此诗作于贞元十五年(799年)韩愈被贬阳山令期间。诗人借孔子”伤不逢时”的典故,以兰草自喻,表达虽遭贬谪仍坚守节操的志向,是《琴操十首》中托物言志的代表作。

赏析

  1. 意象系统:
  • 植物意象:兰(君子)、荠麦(小人)
  • 气象意象:雪霜(政治压迫)、谷风(时势)
  • 时间意象:以日以年(长期坚守)
  1. 艺术特色:
  • 复沓句式(”猗猗””扬扬”)
  • 比兴手法(兰/荠麦对比)
  • “不采而佩”的反讽表达
  1. 思想内涵:
  • “香草美人”的楚骚传统
  • 对”道不行”的深沉忧思
  • 穷达不移的儒家操守

评价

  1. 宋代朱熹《朱子语类》:”退之此作,真得孔子遗意。”
  2. 明代胡应麟《诗薮》:”‘君子之守’四字,道尽千古士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