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王羑里作。文王拘羑里,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括皆往见之。文王为操琴曰:
目窈窈兮,其凝其盲。
耳肃肃兮,听不闻声。
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与星。
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
呜呼!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拼音
mù yǎo yǎo xī,qí níng qí máng。
ěr sù sù xī,tīng bù wén shēng。
zhāo bù rì chū xī,yè bù jiàn yuè yǔ xīng。
yǒu zhī wú zhī xī,wéi sǐ wéi shēng。
wū hū!chén zuì dāng zhū xī,tiān wáng shèng míng。
注释
- 拘幽操:琴曲名,传为周文王被囚时作
- 羑里:商纣王囚禁周文王处(今河南汤阴)
- 窈窈:深远昏暗貌
- 肃肃:寂静无声貌
- 天王:指商纣王
译文
(序)周文王被囚羑里时作。文王被囚羑里,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括都去见他。文王弹琴作歌道:
眼前一片黑暗啊,似盲人般呆滞;
耳中寂静无声啊,听不到任何声响。
白昼不见太阳啊,夜晚不见星月。
似知似不知啊,似死又似生。
唉!臣罪本当诛啊,天子圣明无双。
背景
此诗作于贞元十五年(799年)韩愈被贬阳山令期间。借文王囚羑里典故,表达:
- 对”永贞革新”前政治黑暗的影射
- 忠而被谤的悲愤
- “臣罪当诛”的反讽式表达
赏析
- 意象系统:
- 视觉意象:窈窈/盲(政治黑暗)
- 听觉意象:肃肃/无声(言路闭塞)
- 时空意象:无日无月(失去时空感知)
- 艺术特色:
- 双重否定修辞(”不日出”/”不见月”)
- “呜呼”的顿挫转折
- 结句的表面顺从与深层反抗
- 思想内涵:
- 对绝对君权的隐晦批判
- 士人精神囚徒的生存状态
- “圣明”背后的尖锐反讽
评价
- 宋·朱熹:”末二句含泪带血,千古忠臣同慨。”
- 明·王世贞:”唐人以文拟经,当以此篇为最。”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