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诗十一首·其二

韩愈

白露下百草,萧兰共憔悴。
青青四墙下,已复生满地。
寒蝉暂寂寞,蟋蟀鸣自恣。
运行无穷期,禀受气苦异。
适时各得所,松柏不必贵。

拼音

bái lù xià bǎi cǎo,xiāo lán gòng qiáo cuì。
qīng qīng sì qiáng xià,yǐ fù shēng mǎn dì。
hán chán zàn jì mò,xī shuài míng zì zì。
yùn xíng wú qióng qī,bǐng shòu qì kǔ yì。
shì shí gè dé suǒ,sōng bǎi bù bì guì。

注释

  1. 萧兰:艾蒿与兰草(喻君子)
  2. 禀受:天赋资质(《论衡》典)
  3. 气苦:气质差异(《文心雕龙》语)
  4. 适:顺应时令(《周易》”随时”义)

译文

白露降下百草衰,艾蒿兰草同憔悴。
墙根青青杂草丛,转眼又已遍地生。
寒蝉暂时声沉寂,蟋蟀得意自鸣唱。
自然运行无终期,禀赋气质本各异。
顺应时令各得所,松柏未必独尊贵。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八年(813年)秋,韩愈46岁任比部郎中时。通过秋日物候对比,表达对人才评价标准的思考,反映其”君子不必贵”的平等人才观。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对比结构:萧兰/杂草、寒蝉/蟋蟀的二元对立
    • 植物拟人:”共憔悴”的情感投射
    • 哲理意象:”运行无穷期”的宇宙观照
    • 反传统表达:”松柏不必贵”的价值颠覆
  2. ​​思想内涵​​:
    • 人才观念:突破”松柏喻君子”的传统
    • 自然哲学:”各得所”的生态智慧
    • 平等意识:对”禀受气苦异”的尊重
    • 自我宽解:在政治低谷期的精神调适

评价

  1. 宋代黄震《黄氏日钞》:
    “‘松柏不必贵’五字,足破千古喻才之窠臼。”
  2.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
    “韩公此作,化《离骚》香草为平等世界。”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