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中题

柳宗元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拼音

qiū qì jí nán jiàn,dú yóu tíng wǔ shí。
huí fēng yī xiāo sè,lín yǐng jiǔ cēn cī。
shǐ zhì ruò yǒu dé,shāo shēn suì wàng pí。
jī qín xiǎng yōu gǔ,hán zǎo wǔ lún yī。
qù guó hún yǐ yuǎn,huái rén lèi kōng chuí。
gū shēng yì wéi gǎn,shī lù shǎo suǒ yí。
suǒ mò jìng hé shì?pái huái zhǐ zì zhī。
shuí wèi hòu lái zhě,dāng yǔ cǐ xīn qī。

注释

  1. 南涧:永州(今湖南永州)郊外溪涧
  2. 亭午:正午时分
  3. 羁禽:失群的孤鸟
  4. 寒藻:寒冷水中的藻类植物
  5. 沦漪:水波纹
  6. 去国:离开国都(指贬谪)
  7. 孤生:孤独的生命
  8. 失路:迷失道路(喻政治失意)

译文

秋意凝聚南涧中,正午独游至此地。
旋风吹来萧瑟声,林影参差久摇曳。
初到似有所感悟,渐入深境忘倦疲。
孤鸟鸣叫幽谷响,寒藻舞动水波里。
离京魂已飘远,怀人泪空自垂。
孤独生命易伤感,迷途之人少适宜。
寂寞究竟为何事?徘徊唯有心自知。
后来者若到此地,应与我心同此期。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年)秋,柳宗元37岁任永州司马时。是其”永州八记”同期作品,反映”永贞革新”失败后的贬谪心境,开创”贬谪山水诗”新范式。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定格:”亭午时”的瞬间捕捉
    • 视听交响:”羁禽响”与”寒藻舞”的感官叠加
    • 情感曲线:从”若有得”到”只自知”的心理变化
    • 问答结构:结尾设问的开放式收束
  2. ​​思想内涵​​:
    • 贬谪体验:”去国魂”的空间撕裂感
    • 孤独哲学:”孤生易感”的存在觉醒
    • 自然疗愈:”忘疲”的短暂超脱
    • 历史对话:”后来者”的跨时空共鸣

评价

  1. 宋代苏轼《评柳诗》:
    “‘独游’二字,摄尽子厚半生魂魄。”
  2.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
    “二十字中,具见唐人山水诗之哲理深度。”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