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拼音
yī fēng zhāo zòu jiǔ chóng tiān,xī biǎn cháo zhōu lù bā qiān。
yù wèi shèng míng chú bì shì,kěn jiāng shuāi xiǔ xī cán nián!
yún héng qín lǐng jiā hé zài?xuě yōng lán guān mǎ bù qián。
zhī rǔ yuǎn lái yīng yǒu yì,hǎo shōu wú gǔ zhàng jiāng biān。
注释
- 左迁:贬官(古代以右为尊)
- 蓝关:即蓝田关,在今陕西蓝田县南
- 侄孙湘:韩愈侄孙韩湘(传说中”八仙”之一韩湘子原型)
- 九重天:指皇帝
- 潮州:今广东潮州(唐代岭南蛮荒之地)
- 瘴江:岭南多瘴气的江河
译文
清晨刚把谏书呈上九重宫阙,傍晚就被贬往八千里外潮州。
本想为圣朝革除弊政,岂敢顾惜这衰朽残年!
秦岭云雾横锁不见家园,蓝关大雪拥道马匹不前。
知你远道而来定有深意,正好收拾我的骸骨在这瘴江之边。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时韩愈因《论佛骨表》谏阻宪宗迎佛骨,触怒皇帝被贬潮州刺史。行至蓝关时,侄孙韩湘赶来相伴,诗人写下这首充满悲愤的七律。
赏析
- 意象经营:
- 时间意象:朝→夕(突显贬谪之速)
- 空间意象:九重天→潮州→秦岭→蓝关→瘴江
- 气象意象:云横→雪拥(烘托悲凉心境)
- 艺术特色:
- 对比手法(”朝奏”与”夕贬”)
- 设问强化(”家何在””马不前”)
- 结句的悲壮预言
- 思想内涵:
- 忠而见贬的愤懑
- 老而无悔的刚直
- 视死如归的决绝
评价
- 宋代苏轼:”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
- 明代胡应麟:”唐七律压卷之作。”
- 清代纪昀:”昌黎本色,尽在此篇。”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