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拼音
chǔ shuǐ bā shān jiāng yǔ duō,
bā rén néng chàng běn xiāng gē。
jīn zhāo běi kè sī guī qù,
huí rù hé nà pī lǜ luó。
词语
- 楚水巴山:指三峡地区的山水
- 巴人:巴地(今重庆一带)的百姓
- 北客:诗人自指(刘禹锡为北方人)
- 纥那:一种少数民族音乐曲调
- 绿罗:绿色丝织品,指当地服饰
译文
楚水巴山间江雨绵绵,巴人善唱本乡歌谣。
今日我这北方客子思归去,将带着纥那曲调,披着绿罗衣还乡。
背景
此诗与《竹枝词二首·其一》同为822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作。诗人通过描写巴地风土人情,表达对异乡文化的欣赏和思乡之情,是其”新乐府”诗歌的重要作品。
赏析
- 艺术特色:
- 地域色彩浓厚(楚水、巴人、纥那)
- 民歌风味显著(本乡歌、纥那曲)
- 虚实结合(实写巴地,虚写归途)
- 情感表达:
- 前两句客观描写,后两句主观抒情
- “思归去”与”回入”的思乡情结
- 对异域文化的欣赏与眷恋
- 语言特点:
- 简练明快,不加雕饰
- “多””能””思”等动词的巧妙运用
- 二十八字展现完整情感脉络
评价
- 宋代黄彻:”禹锡竹枝,深得民歌三昧”
- 明代胡应麟:”北客思归,语淡情长”
- 《唐诗归》:”二首合观,方见竹枝真味”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