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拼音
bǎi mǔ tíng zhōng bàn shì tái,táo huā jìng jìn cài huā kāi。
zhòng táo dào shì guī hé chù?qián dù liú láng jīn yòu lái。
注释
- 玄都观:长安著名道观
- 半是苔:形容荒芜景象
- 桃花净尽:暗指昔日权贵失势
- 种桃道士:喻指当年执政者
- 前度刘郎:诗人自指(用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典)
译文
百亩庭院半已生青苔,昔日桃花全无,唯剩菜花盛开。
当年栽种桃树的道士去了何处?上次来过的刘郎,今日重又归来!
背景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距《游玄都观》已隔14年。刘禹锡结束贬谪重返长安,借重游道观讽刺政坛更迭,展现不屈气节,是其政治讽刺诗代表作。
赏析
- 政治隐喻:
- “桃花”:喻永贞党人
- “菜花”:喻当下新贵
- “种桃道士”:指迫害革新派的权臣
- 艺术特色:
- 今昔对比(桃花盛况→菜花寥落)
- 问答结构(”归何处”的犀利诘问)
- “刘郎”自称的傲骨彰显
- 情感表达:
- 对政敌败亡的冷峻嘲讽
- 自我政治气节的宣告
- 历史沧桑的深沉感慨
评价
- 宋代黄彻:”二十八字写尽政海沉浮”
- 明代胡震亨:”唐人讽刺诗,当以此为第一”
- 《唐诗镜》:”结句如剑出鞘,寒光射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