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五题·生公讲堂

刘禹锡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拼音

shēng gōng shuō fǎ guǐ shén tīng,
shēn hòu kōng táng yè bù jiōng。
gāo zuò jì liáo chén mò mò,
yī fāng míng yuè kě zhōng tíng。

注释

  1. 生公:东晋高僧竺道生
  2. 不扃:不关闭(扃音jiōng)
  3. 高坐:讲经的法座
  4. 可:正对着,恰好

译文

生公讲经时连鬼神都来听,如今身后讲堂夜不闭门。
法座寂寥积满尘埃,唯有一方明月映照中庭。

背景

此诗作于826年,与《台城》同属《金陵五题》组诗。诗人借东晋高僧竺道生讲经遗址,抒发对盛衰无常的感悟,是其将佛教题材融入咏史怀古的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手法:
  • 今昔对比(鬼神听→夜不扃)
  • 动静结合(尘漠漠→月可庭)
  • “可”字的炼字之妙
  1. 思想内涵:
  • 佛法无边的历史记忆
  • 盛况难再的现实感慨
  • 明月恒在的哲理启示
  1. 宗教意境:
  • 以”尘”喻俗世烦恼
  • 以”月”喻佛法真如
  • 空寂中的禅意之美

评价

  1. 宋代苏轼:”得王摩诘禅诗三昧”
  2. 明代胡震亨:”二十八字说尽无常”
  3. 《唐诗归》:”结句如水中印月”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