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拼音

lái shì kōng yán qù jué zōng,yuè xié lóu shàng wǔ gēng zhōng。
mèng wéi yuǎn bié tí nán huàn,shū bèi cuī chéng mò wèi nóng。
là zhào bàn lóng jīn fěi cuì,shè xūn wēi dù xiù fú róng。
liú láng yǐ hèn péng shān yuǎn,gèng gé péng shān yī wàn chóng。

注释

  1. 空言:虚假的承诺
  2. 五更钟:拂晓钟声
  3. 金翡翠:金线绣的翡翠鸟图案
  4. 麝熏:麝香的熏染
  5. 绣芙蓉:绣着芙蓉花的帷帐
  6. 刘郎:指东汉刘晨(入天台山遇仙典故)
  7. 蓬山:蓬莱仙山(喻遥远难至)

译文

来时承诺已成空话,去后踪迹全无,月影西斜,楼上传来五更钟声。
梦中因远别而哭泣却难唤醒,急就书信时墨汁都未磨浓。
烛光半照着金线翡翠帷帐,麝香微微透过绣芙蓉的被褥。
刘郎已恨蓬山遥远,更何况隔着万重蓬山!

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李商隐在梓州幕府任职后期。诗人借男女相思之情,抒发政治理想破灭的苦闷,是其”无题”诗中最具绝望感的作品。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交错(现实与梦境)
  • 意象叠加(”金翡翠”与”绣芙蓉”)
  • “一万重”的夸张手法
  1. 思想内涵:
  • 对理想破灭的绝望
  • 对现实阻隔的愤懑
  • 对人生困境的无奈
  1. 语言特点:
  • “墨未浓”的细节描写
  • “半笼””微度”的朦胧美
  • 五十六字中的情感张力

评价

  1. 宋代范晞文:”义山无题,此最凄绝”
  2. 明代陆时雍:”‘一万重’三字,血泪铸成”
  3. 清代纪昀:”结句见绝望而不失蕴藉”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