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拼音

fèng wěi xiāng luó báo jǐ chóng,bì wén yuán dǐng yè shēn féng。
shàn cái yuè pò xiū nán yǎn,chē zǒu léi shēng yǔ wèi tōng。
céng shì jì liáo jīn jìn àn,duàn wú xiāo xī shí liú hóng。
bān zhuī zhī xì chuí yáng àn,hé chù xī nán dài hǎo fēng。

注释

  1. 凤尾香罗:织有凤尾纹的薄罗
  2. 碧文圆顶:青碧花纹的圆形帐顶
  3. 月魄:月亮,此处指团扇形
  4. 车走雷声:车声如雷(典出司马相如《长门赋》)
  5. 金烬:铜灯盏中的余烬
  6. 石榴红:石榴花开(喻五月)
  7. 斑骓:青白杂毛马
  8. 西南风:喻良机(曹植《七哀》”愿为西南风”)

译文

织有凤尾的薄罗层层叠叠,深夜缝制青碧圆顶帷帐。
团扇半遮羞颜难掩,车声如雷匆匆未及交谈。
曾伴灯烬度过多少寂寥长夜,却始终未见石榴花开的音讯。
斑骓马系在垂杨岸边,何时能等到西南来的好风?

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李商隐在长安任盩厔尉期间。诗人通过女子深夜制帐的细节,抒写对机遇的渴望,是其”无题”诗中工艺意象最丰富的作品。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细节描写(”夜深缝”的专注)
  • 视听结合(”车走雷声”的震撼)
  • “石榴红”的季节隐喻
  1. 思想内涵:
  • 对美好相遇的追忆
  • 对机遇错失的遗憾
  • 对未来的执着期待
  1. 语言特点:
  • “薄几重”的质感描写
  • “羞难掩”的心理刻画
  • 五十六字中的时空跨度

评价

  1. 宋代杨万里:”义山此作,针线字字见匠心”
  2. 明代王世贞:”‘待好风’三字,蕴藉无限”
  3. 清代屈复:”结句见唐人进取之志”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