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拼音

zǐ quán gōng diàn suǒ yān xiá,yù qǔ wú chéng zuò dì jiā。
yù xǐ bù yuán guī rì jiǎo,jǐn fān yīng shì dào tiān yá。
yú jīn fǔ cǎo wú yíng huǒ,zhōng gǔ chuí yáng yǒu mù yā。
dì xià ruò féng chén hòu zhǔ,qǐ yí chóng wèn hòu tíng huā。

注释

  1. 紫泉:即紫渊(避李渊讳改),代指长安
  2. 芜城:扬州别称
  3. 日角:额骨隆起如日(指李渊)
  4. 锦帆:隋炀帝龙舟锦制船帆
  5. 腐草无萤火:隋炀帝曾征集萤火虫夜间游玩
  6. 垂杨:隋炀帝开运河时两岸植柳
  7. 陈后主:陈叔宝(以《玉树后庭花》亡国)
  8.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曲

译文

长安宫殿深锁烟霞之中,却想把扬州当作帝王家。
若非玉玺归于真命天子,炀帝的锦帆该飘到天涯。
如今腐草中不见萤火,唯有垂杨上暮鸦啼鸣。
九泉下若遇陈后主,难道还问《后庭花》吗?

背景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李商隐任盐铁推官游历江淮时。诗人借隋炀帝荒淫亡国的史实,讽喻晚唐统治者的奢靡,是其咏史诗的巅峰之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虚实相生(现实宫殿与想象场景)
  • 今昔对比(”无萤火”与”有暮鸦”)
  • 用典反诘(结句的犀利讽刺)
  1. 思想内涵:
  • 对历史兴亡的深刻反思
  • 对统治者的严厉警示
  • 借古讽今的政治批判
  1. 语言特点:
  • “锁烟霞”的凝练意象
  • “到天涯”的夸张笔法
  • 五十六字中的宏大历史视野

评价

  1. 宋代洪迈:”唐人咏隋炀,此篇最警策”
  2. 明代胡应麟:”‘岂宜重问’四字,诛心之笔”
  3. 清代沈德潜:”末联冷语作收,足令暴君心颤”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