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地接古弘农,万里高飞雁与鸿。
桂树一枝当白日,芸香三代继清风。
仙舟尚惜乖双美,彩服何由得尽同。
谁惮士龙多笑疾,美髭终类晋司空。
拼音
tóng guān dì jiē gǔ hóng nóng,wàn lǐ gāo fēi yàn yǔ hóng。
guì shù yī zhī dāng bái rì,yún xiāng sān dài jì qīng fēng。
xiān zhōu shàng xī guāi shuāng měi,cǎi fú hé yóu dé jìn tóng。
shuí dàn shì lóng duō xiào jí,měi zī zhōng lèi jìn sī kōng。
注释
- 太原公:王茂元(李商隐岳父)
- 弘农:古郡名(杨氏郡望)
- 桂树:喻科举及第(”折桂”典)
- 芸香:秘书省代称(杨戎任正字)
- 仙舟:李膺郭泰同舟典故
- 彩服:老莱子彩衣娱亲典
- 士龙:陆云(字士龙,爱笑)
- 晋司空:张华(赏识陆机陆云)
译文
潼关地势连接着古老的弘农郡,大雁与鸿鹄在万里长空高飞。
(这里)一株桂树傲然挺立在朗朗晴空下,(这个家族)三代传承着如芸香草般清正的家风。
连天上的仙舟都遗憾不能同时载走两位才俊,(世人)又怎能奢望所有才子都穿上同样的官服?
何必介意像陆士龙(西晋名士陆云)那样因爱笑而遭人议论,(您)的美须髯终究像晋朝司空(王导)那般气度不凡。
背景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李商隐在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时。这是首应酬诗,巧妙融合送别与招贤主题,展现青年李商隐的社交诗才。
赏析
- 艺术特色:
- 双线结构(送戴/招戎)
- 用典密集(连用六典)
- “桂树””芸香”的雅致比喻
- 思想内涵:
- 对家学传承的推崇
- 对才士的欣赏
- 巧妙化解应酬诗的局限
- 语言特点:
- “地接””高飞”的空间感
- “当白日””继清风”的光影效果
- 五十六字中的巧妙呼应
评价
- 宋代吴坰:”应酬诗中,此见真性情”
- 明代陆时雍:”‘美髭’句,谐趣中见雅量”
- 清代冯浩:”结句收束双题,巧而不纤”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