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拼音

yún mǔ píng fēng zhú yǐng shēn,cháng hé jiàn luò xiǎo xīng chén。
cháng é yīng huǐ tōu líng yào,bì hǎi qīng tiān yè yè xīn。

注释

  1. 云母屏风:云母石镶嵌的屏风
  2. 长河:银河
  3. 晓星:启明星
  4. 灵药:不死仙药(典出《淮南子》)
  5. 碧海青天:指月宫景象

译文

云母屏风映着深深的烛影,银河渐落晨星也隐没。
嫦娥该后悔偷吃仙药,面对碧海般的青天,夜夜孤寂。

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李商隐罢盐铁推官闲居郑州时。诗人借嫦娥孤寂,抒写自身对人生选择的反思,是其哲理诗中最富象征意味的作品。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环境烘托(烛影/星河)
  • 心理揣测(”应悔”的虚拟语气)
  • “夜夜心”的时空延展
  1. 思想内涵:
  • 对孤高境界的反思
  • 对人生得失的辩证
  • 永恒与孤寂的悖论
  1. 语言特点:
  • “深””沉”的厚重感
  • “碧海青天”的色彩对照
  • 二十八字中的宇宙意识

评价

  1. 宋代刘辰翁:”二十八字说尽永恒孤寂”
  2. 明代胡应麟:”‘夜夜心’三字,触天机”
  3. 清代屈复:”结句见诗人哲思”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