钑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拼音
sà lòu yín pán shèng gé lí,jìng hú chún cài luàn rú sī。
xiāng qū jìn lái jiā cǐ wèi,zhē qú bù dào shì wú ér。
注释
- 钑镂:雕刻花纹(钑音sà,唐代金银器工艺)
- 镜湖:今浙江绍兴鉴湖
- 莼菜:江南水生蔬菜(《晋书》张翰”莼鲈之思”典)
- 乡曲:乡里
- 遮渠:方言”莫要说”(吴地方言遗存)
译文
雕银盘中盛满蛤蜊,镜湖莼菜细乱如丝。
近来乡里最爱此味,且莫说我是吴地儿郎。
背景
此诗作于贺知章晚年(约740-744年)在长安任职期间。诗人以家乡风味回应同僚询问,展现吴越文人的饮食文化自信,是其最富生活情趣的小诗。
赏析
- 艺术特色:
- 意象并置(银器/蛤蜊/莼菜)
- 方言运用(”遮渠”的吴语色彩)
- “乱如丝”的通感手法
- 思想内涵:
- 对故乡风物的眷恋
- 吴越文化的自我认同
- 盛唐时期的地域文化交流
- 语言特点:
- “盛””乱”的动词张力
- 口语化表达
- 二十八字中的乡愁密码
评价
- 宋代陆游:”唐人吴语诗,此篇最得神韵”
- 明代杨慎:”‘乱如丝’三字,写尽莼菜之妙”
- 清代王士禛:”四句诗是一部《吴风录》”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