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桥晚望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拼音

tiān jīn qiáo xià bīng chū jié,luò yáng mò shàng rén xíng jué。
yú liǔ xiāo shū lóu gé xián,yuè míng zhí jiàn sōng shān xuě。

注释

  1. 天津桥:洛阳城中洛水上的著名桥梁
  2. 冰初结:河水刚开始结冰
  3. 陌上:道路上
  4. 萧疏:稀疏凋零
  5. 嵩山:五岳之中岳,位于洛阳东南

译文

天津桥下河水初结薄冰,洛阳道上行人踪迹断绝。
榆柳凋零楼阁空寂,明月辉映下,清晰望见嵩山积雪。

背景

此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孟郊客居洛阳时所作。诗人通过冬日洛桥远眺的视角,描绘出一幅空寂清冷的洛阳冬景图,是其写景小诗中的佳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由近及远的空间布局
  • “冰初结”的精准时令把握
  • “直见”的视觉冲击力
  1. 思想内涵:
  • 对城市冬景的敏锐观察
  • 孤寂心境的自然投射
  • 清冷审美趣味的体现
  1. 语言特点:
  • “人行绝”的凝练表达
  • “楼阁闲”的拟人手法
  • 二十八字中的画面层次

评价

  1. 宋代苏轼:”东野诗寒,此作尤见其骨”
  2. 明代胡应麟:”末句如画,咫尺万里”
  3. 《唐诗归》:”‘直见’二字,写尽望中神理”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