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十五首·其一

孟郊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
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去壮暂如剪,来衰纷似织。
触绪无新心,丛悲有馀忆。
讵忍逐南帆,江山践往昔。

拼音

gū gǔ yè nán wò,yín chóng xiāng jī jī。
lǎo qì wú tì tì,qiū lù wèi dī lì。
qù zhuàng zàn rú jiǎn,lái shuāi fēn sì zhī。
chù xù wú xīn xīn,cóng bēi yǒu yú yì。
jù rěn zhú nán fān,jiāng shān jiàn wǎng xī。

注释

  1. 孤骨:形容身体瘦削如骨
  2. 唧唧:虫鸣声
  3. 涕洟(tì tì):鼻涕眼泪
  4. 滴沥:水珠滴落声
  5. 讵忍:岂忍、怎忍
  6. 南帆:南行的船

译文

瘦骨嶙峋夜难安眠,秋虫哀鸣声声相伴。
年老欲哭已无泪水,唯有秋露滴答作泣。
壮年离去如刀剪断,衰老袭来似线交织。
触动心绪无新意,丛集悲苦多回忆。
怎忍追逐南行之舟,让往昔江山成追忆?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九年(814年)秋,孟郊逝世前一年。时年64岁的诗人任兴元军参谋,身处人生暮年,将一生困顿、仕途失意、老病孤苦的感慨熔铸成《秋怀十五首》组诗。本首为组诗开篇,奠定全组”老病孤愁”的情感基调。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孤骨””秋露”等意象营造凄清意境
  • 比喻手法:”如剪””似织”形象表现时光流逝
  • 声韵效果:入声字”滴沥”模拟露水滴落声
  1. 思想内涵:
  • 对衰老的深刻体验
  •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对往昔的追忆与不舍
  1. 语言特点:
  • 炼字精准:”剪””织”等动词的巧妙运用
  • 对仗工整:”去壮”对”来衰”
  • 情感深沉:字里行间充满悲苦之情

评价

  1. 宋代苏轼:”读东野《秋怀》,如闻孤猿夜啼”
  2. 明代胡震亨:”‘老泣无涕洟’五字,写尽暮年况味”
  3. 清代沈德潜:”孟东野诗,此篇最见其骨”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