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十五首·其七

孟郊

老病多异虑,朝夕非一心。
商虫哭衰运,繁响不可寻。
秋草瘦如发,贞芳缀疏金。
晚鲜讵几时,驰景还易阴。
弱习徒自耻,暮知欲何任。
露才一见馋,潜智早已深。
防深不防露,此意古所箴。

拼音

lǎo bìng duō yì lǜ,zhāo xī fēi yī xīn。
shāng chóng kū shuāi yùn,fán xiǎng bù kě xún。
qiū cǎo shòu rú fà,zhēn fāng zhuì shū jīn。
wǎn xiān jù jǐ shí,chí jǐng huán yì yīn。
ruò xí tú zì chǐ,mù zhī yù hé rèn。
lù cái yī jiàn chán,qián zhì zǎo yǐ shēn。
fáng shēn bù fáng lù,cǐ yì gǔ suǒ zhēn。

注释

  1. 商虫:秋虫(商属秋)
  2. 贞芳:指菊花
  3. 晚鲜:晚开的花朵
  4. 驰景:飞逝的光阴
  5. 潜智:隐藏的智慧
  6. 古所箴:古人箴言

译文

老病交加杂念丛生,朝暮思绪变化无常。
秋虫哀鸣命运衰颓,繁杂声响无处追寻。
秋草枯瘦细如毛发,菊花点缀疏落金黄。
晚开鲜花能艳几时?飞逝光景转瞬阴沉。
少时所学空自惭愧,暮年悟道欲担何任?
显露才华即招妒忌,深藏智慧方为根本。
防患重在深藏不露,此理自古圣贤所箴。

背景

此诗为《秋怀十五首》第七首,作于元和九年(814年)深秋,时孟郊64岁任兴元军参谋。诗人通过秋日物象,将病中感悟与人生智慧相结合,是组诗中”理趣”主题的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创新:”秋草如发”的微观视角
  • 哲理升华:从物象到处世之道的提升
  • 结构严谨:前八句写景,后六句议论
  1. 思想内涵:
  • 三重境界:
    ①观物(商虫秋草)
    ②观时(晚鲜驰景)
    ③观心(露才潜智)
  1. 语言特征:
  • 炼字精准:”缀””驰”的动态表现
  • 对仗工稳:”弱习”对”暮知”
  • 用典自然:”古所箴”的含蓄表达

评价

  1. 宋代黄彻:”‘防深不防露’六字,可作终身座右铭”
  2. 明代钟惺:”后六句忽转议论,如暗室一灯”
  3. 清代沈德潜:”东野诗至此首,始见理趣”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